1月20日至2月12日,宁夏审计厅派驻河西村工作队组织6名本村大学生志愿者为8名初三学生开展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程的集中辅导。这是该工作队自2023年暑期起连续第四次开办假期课堂,累计动员25名本村在校大学生、惠及240余名学生,成为撬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暖心支点”。
针对冬季采暖限制,工作队采用“分段授课”模式,将12天课程拆分为春节前4天与节后8天,每日午间授课3小时,既保障了教学连续性,又规避了低温难题。“寒假虽短,但孩子们求知热情不减。有几名学生在春节走亲戚后仍赶回村坚持上课,大学生志愿者也主动压缩假期参与辅导。”驻村第一书记介绍道。
从最初寥寥数人参与假期课堂,到如今形成规范化课表、常态化动员机制的冬夏“双课堂”模式,见证了驻村工作队“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工作队以“本村大学生反哺本村教育”为抓手,建立学子联络库,通过寒暑假返乡契机组织志愿服务,既缓解了农村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又为大学生搭建了社会实践平台。村民买正有感慨:“以前孩子放假满村跑,现在每天主动去村部听课,他说志愿者老师讲题很仔细,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工作队队长表示,三年来聚焦“教育扶智+文化浸润”,同步打造农家书屋提质、公益小课堂等项目,推动形成“假期课堂+文化阵地+人才培育”三维模式。2024年,该村大学生志愿者数量较2023年增长70%,文化类集体活动参与率达90%以上。河西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表示:“河西村的各项文化项目开展后,村民对假期课堂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我们以后进一步提升和改进工作模式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工作队将继续深耕乡风文明建设,打造“节气学堂”“女性课堂”等特色载体,让文化滋养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村民生活,真正实现“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自治区审计厅驻利同新村工作队 向丹阳 顾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