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追踪
多措并举 引导青年干部成长成才
厦门市审计局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团组织+青工委”组织框架,成立第一届机关青年工作委员会;专题研究机关青工委工作计划,着眼于促进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激励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等;健全完善青年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将审计业绩作为衡量审计能力的主要标准。强化政治引领,持续引导青年干部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组织适合青年特点、深受青年喜爱的多样活动,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的政治能力和工作能力;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打造“青年讲堂”交流平台,创办“审计青年每月共读”读书分享会活动,设立审计图书角,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知识竞赛,组织青年干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强化教育培养,鼓励青年干部参加学历教育、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试,组建财政审计、企业金融审计、资环投资审计3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常态化学习研讨+大组审计沙龙”形式,开展日常学习研讨活动,交流心得体会。强化实践锻炼,注重在审计一线考察培养,注重在上级审计机关跟班和配合市委巡察中拓展提升,注重在驻村帮扶和基层挂职中积累沉淀;鼓励引导青年干部参与驻村帮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选派青年干部到国有企业、重点项目指挥部挂职锻炼,丰富工作经历。
成都市审计局聚焦青年审计干部能力水平提升,探索建立“三项机制”,多措并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尖兵。建立成长清单与贡献清单双重激励机制,引导青年审计干部接好赛道“第一棒”。持续深化“蓉炼淬钢”行动,以35岁及以下审计干部为主要培养对象,既抓学习研究强基,又抓实践锻炼提能。制定通过审计师中级考试、担任主审等10个成长项目清单,倒逼干部认真履行个人成长主体责任;推行获得优秀审计项目表彰、在市级及以上专题会议交流等10个贡献项目清单,鼓励干部积极为成都审计事业增光添彩;将成长清单与贡献清单一并推进,建立成长台账,定期张榜公布。建立专家导师与实务导师双擎助跑机制,助力青年审计干部跑出成长“加速度”。贯彻落实“首岗带教”制度,以“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业绩突出”为评价导向,明确审计导师的基本条件、聘任程序、工作职责以及激励机制。专家导师重点负责面上培养,开设“导师讲坛”公开课开展案例教学,围绕大数据、研究型审计等重大课题组织交流研讨,聚焦重大项目攻坚等重要工作发挥咨询顾问、工作指导作用;实务导师重点实施“一对一”指导,通过“师傅带徒弟”帮带模式,帮助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建立综合处室与业务处室双向交流机制,推动青年审计干部练就业务“多面手”,助推青年干部发掘优势兴趣、找准成长方向。结合平时考核、年度目标考核,对干部的现实表现作出客观评价,量身定做培养方案,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重庆市万州区审计局积极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全面提升审计青年干部综合素质。政治引领“选”准人。严把政治关口,以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情况为检验标准,注重在审计项目、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青年干部。全面系统“育”好人。强化政治教育,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职工大会等形式,依托学习强国、重庆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着力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抓牢业务培训,帮助青年干部熟悉审计方法、强化数据思维、扩展知识领域。认真落实政治业务“双导师”制度,帮助青年干部开眼界、强本领。从严从实“管”住人。制定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职工量化考核等管理制度,建立“动态晾晒+赛马比拼”常态化机制,组织签订“干部八小时外行为规范书”“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通过开展日常谈话提醒、廉政案例解析、现场廉政检查等方式,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人岗相适“用”对人。根据青年干部专业特长、业务经历,安排担任重大项目主审、参与巡视巡察,主动给青年干部交任务、压担子。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切实将项目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审计青年选出来、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