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生态立区”战略,坚持“绿色、高端、和谐、宜居”城市发展理念,绿化工程建设已被提升到战略高度,景观广场、生态小区、绿色长廊等绿化工程纷至沓来。众多绿化工程的实施直接面临大量的绿化工程结算审核,如何有效开展园林绿化工程结算审核,为政府投资项目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已成为政府投资项目审核的重中之重。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园林绿化工程结算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园林绿化工程结算审核存在问题
1、工程变更、签证频繁。苗木种植后,由于效果不够理想,建设方要求增加或者改变苗木规格,不断变更种植方案。另一方面设计单位有时侧重景观效果,在苗木品种选用上未能因地制宜,致使项目实施过程中苗木品种和规格往往难以采购或无法栽植成活而不得不变更设计。频繁的变更给结算审核工作带来了较多的不确定性。
2、苗木价格难以确定。现行造价信息公布的苗木指导价存在品种、规格不全,特别是大规格苗木、造型树及部分稀缺景观树木等无信息指导价。这些价格上的问题在项目结算审核中存在很大争议。
3、苗木规格及数量难以准确核实,绿化苗木存在季节性,绿化工程合同中都约定有养护期,建设单位若不在合同约定的养护期满后报审结算,过早或者过晚进行结算,会存在苗木生长差、苗木死亡等责任划分不清,不能准确的核算工程造价。
4、土方工程量难核定。绿化工程审核中往往存在换填种植土、清理场地等内容,一些参建单位应管理松懈,监理单位责任心不强,致使项目施工过程中未作好签证,土方换填时没有复测现场。工程竣工后,土石方工程现场已隐蔽,复测难度大,现场复核时无法核实工程量,换填深度及工程量真实性难以确定,给结算审核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二、园林绿化工程结算审核的对策及建议
1、严把变更、签证审查关。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图纸为基础,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建设标准,不得随意追加工程投资,确需工程变更追加投资的,必须按照相应规定和程序进行审批。结算审核时对比招标文件、合同、工程量清单、变更联系单等资料,结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通过审查变更是否合规,对盲目变更、违规签证、不按图纸施工的内容应不予认可。
2、严把结算审核时间节点。建设单位在养护期结束后进行工程验收,对苗木进行现场清点并签字确认,竣工验收后整理相关结算资料并配合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复核工程量,防止结算送审过早或过晚发生苗木死亡或丢失等扯皮事件,导致竣工结算工作不能及时正常的进行。
3、严把苗木价格变更关。强化建设期间非材差苗木及稀缺苗木价格的询价定价工作,苗木价格具有地域性、时效性等问题。建设单位因及时组织监理、施工等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对招标或变更的非材差苗木或稀缺苗木按照苗木的规格、品种进行市场询价并完善相应的价格依据,避免在结算审核时施工单位虚高报价或漫天要价。
4、严把施工质量,规范施工资料。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应在项目开工破土前,组织相关单位对原始地形进行初测并按照有关规定出具土方测量报告,待土方工程量施工完毕后对实际实施的工程量进行复测,依据相应测绘数据各方予以签字确认并办理签证,以避免在后期工程竣工结算审核过程中出现争议及质疑。(金凤区审计局 张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