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审计之窗 > 审计交流 > 正文

审计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起点与历史逻辑

稿件来源:重投处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11-28 | 打印 |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创新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创新,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在讲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提出坚定“价值观自信”,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等等。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为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态提供了科学视角。

从历史视角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不平衡不充分”正是由中国的历史地理、社会结构和近代社会产生等多重特殊性造成,当代中国也由之展现出一幅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生态图景。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的存在方式尤其是对“意义世界”的全新理解,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视野的宽度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多维。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境界

对中华民族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方法。对外部世界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为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新范式。纵观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趋势是从一元走向多元、从自说自话转为对话交流、从彼此割裂变为相互融合。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现实起点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研判

1.国际上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不断加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敌对势力绝对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原因。这场斗争既包括硬实力的斗争,也包括软实力的较量。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演讲中说:“我刚上任那会儿,大趋势是中国要在短时间内超过美国了。而现在,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2.在国内中国的社会文明水平亟需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

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

在总结大国崛起历史时指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对中国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需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

文化自信的提出,是中国自信的理论与实践反思的结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一条主线。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重大项目投资审计处 陈辉)

>>><<<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   地址:宁夏银川市新华西路392号(邮编:750001)    网站电话:0951-5026866
E-mail: zzqsjtbgs@nx.gov.cn     网站支持IPv6访问
网站标识码:6400000050 宁ICP备12000364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53号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   地址:宁夏银川市新华西路392号(邮编:750001)    网站电话:0951-5026866
E-mail: zzqsjtbgs@nx.gov.cn     网站支持IPv6访问
网站标识码:6400000050 宁ICP备12000364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