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交流
用脚步丈量民情 以实干诠释初心——记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杨晓峰
千年脱贫梦想,今朝梦圆时分。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2月25日党中央隆重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我区现行标准下8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1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我们成功翻越了脱贫路上的“六盘山”,彻底甩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
这一刻,作为脱贫攻坚参与者和成果见证者,每一个扶贫审计人都感到无比自豪和振奋,激动万分,我们可以骄傲和自豪地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我们做到了”。
回首8年来扶贫审计历程,面对异常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我们毫不退缩,并肩作战,走在扶贫审计的“长征路”上,以坚如磐石的信心、较真碰硬的勇气、只争朝夕的劲头、精湛专业的技能、求真务实的作风,咬定脱贫目标不放松,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扶贫审计答卷。
用真情、动真心,让贫困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脱贫攻坚,一头连着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一头连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审计人的重要职责,更是审计人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扶贫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办公室里账面上的“风和日丽”往往难以反映贫困群众的诉求和呼声。惠农补贴是否发放到位?入户问一问。扶贫产业项目进展如何?现场走一走。饮用水是否安全?实地尝一尝。危房改造怎么样?家中看一看。顶风冒雨,跋山涉水,只为促进扶贫成效切实落在百姓身上,确保百姓利益不受侵害。我们的很多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看不见”的,但是却是深入人心的。
针对扶贫资金投入渠道分散、“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我们坚持推动扶贫及涉农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使用,重点关注“打酱油的钱不能打醋”等导致资金长期闲置的问题,支持鼓励有利于推进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和提高资金绩效的创新举措。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汇报,提出审计建议,促进8个试点县(区)推进整合试点工作,实现了涉农资金“应整尽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贫困地区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
通过努力,促进打通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让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党的扶贫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群众身上、温暖在群众心里。
重实干、求实效,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不松劲,夺取 “战疫”“战贫”双胜利。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庚子年春节的祥和,给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扶贫审计工作也面临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仗面前没有退路,审计唯有迎难而上。
在疫情最为严峻的二月,我们组织开展居家办公,集中力量做好扶贫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审计。同时,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箱等方式,与扶贫、教育、卫生、人社等部门保持沟通协调,利用大数据审计筛选疑点、锁定重点,采取电话调查、远程查阅文件等非现场接触的方式进行核查,完成贫困户基本保障、就业、医疗等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基础数据核实工作。疫情阻隔了距离,但没有阻隔爱,更没有阻拦扶贫审计人坚定的步伐。三月初,疫情稍一缓解,我们立即奔赴贫困县,投入到新一轮扶贫审计工作当中。2020年一季度,我们努力克服疫情对扶贫审计工作带来的冲击,圆满完成了对3个贫困县的扶贫审计任务。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啃下“硬骨头”,又要应对新挑战。扶贫资金规模大,但到老百姓手里每笔金额往往只有几百、几千,上万就是大数目。在惠农补贴“一卡通”资金审计时,遇到农户基本数据采集不全,资金管理部门多,比对核查困难的问题。数万条数据采集整理工作量巨大,这对于时间有限的审计组来说是一个抉择。是沉下心来补充完善数据,还是选择金额更大、投向更单一的项目?“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保命钱,要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群众,审计组同志们信念坚定,就这样,“白加黑”“五加二”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将每个农户身份、补贴信息汇总整理成表格,进行数据比对分析,查出了虚报冒领贫困群众补助等违法违规问题。当看到贫困群众拿到补助款时露出真诚的笑容,我们觉得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守初心、担使命,在履职尽责中彰显为民情怀。三月泾源的雪,是六盘山麓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寂静和壮丽;六月同心的雨,是久旱逢甘霖、庄稼茁壮生长的喜悦和期盼;八月隆德的风,是渝河波澜不惊、静谧流淌的和煦和安详。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应时应景,五彩缤纷,而扶贫审计人一路风霜雪雨,初心不改。
虽然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精准筛查疑点,提高了审计效率,但要核实政策落实和扶贫资金使用的真实情况,还必须挨家挨户开展调查核实。我们量过地、点过羊、数过树,习惯了犬吠狗撵的惊吓,习惯了牛舍羊圈里刺鼻的气味,习惯了盘着腿耐心地与老乡唠家常。这就是扶贫审计人的生活写照。在我们眼中,扶贫审计条件是艰苦的,但苦中有乐;扶贫审计的节奏是超常规的,但能真切见证贫困家庭旧貌换新颜。“一山一水勘实地、一账一册查资金、一家一户访实情、一分一厘算绩效”,我们始终奔行在扶贫路上。
舍小家、为大家,执着坚守心中那份信仰。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审计人负重前行的美丽身影,有大量感人至深的暖心故事,有人常年扎根基层、奋战一线,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有人不畏艰辛、倾情付出,以初心赴使命、用行动践诺言;有人日夜操劳、殚精竭虑,用无私奉献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将“大家”扛在肩上的同时,就只能将“小家”放在心里。扶贫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是常态,经常出门在外一干就是一两个月,几乎没有时间顾及家庭。孩子会唱歌了,妈妈只能对着手机屏幕喜极而泣;孩子生病了,爸爸只能在电话的这头心急如焚;母亲重病了,儿子还要整理心绪改完手头的底稿。面对家人“什么时候能回家呀”的期盼,他们只能用遥遥无期的“快了快了”应付。虽然与家人聚少离多,但只要心往一处想,就能拉近距离。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和前进的动力。
舍小家、为大家,只为坚守心中那份信仰——就是常惦念着贫困群众安危冷暖,却记不得自家柴米油盐的遗憾;就是即使满身疲惫,却也充满干劲与希望的豪情;就是脚上裹满的泥土、身上沾染着的风霜;就是圆梦路上一次又一次的整装待发、风雨兼程;也是身为共产党员和审计干部,铁肩担重任的坚毅执着。
荆棘载途,玉汝于成。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催化剂,在夺取脱贫攻坚胜利中,我们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胸怀更加宽广、人生更加厚实。2019年,农业农村审计处被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授予“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个人也被授予“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将心怀“但愿苍生俱保暖”的赤子情怀纾困解难,秉持愚公移山之志,鼓足干劲、激发热情,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展现新作为。(农业农村处 杨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