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毕业后 ,我被分配到县农牧局工作,做了会计工作。五年后,为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审计局长的诚恳邀请,而毅然放弃了多年的会计工作,投入到了审计这片热土。这一干,就是二十二年,与审计结下了不解之缘。抚今思昔,重温走过的路,浮想联翩,感受颇深。
二十二年的审计人生,对于我,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历程。深深体会到,审计机关成立以来,审计人用责任和忠诚诠释这一神圣职责,凭藉智慧与勤劳关注民生、捍卫民意、维护民利。岁月荏苒。一行深深的脚印,留下了审计人行进的坐标,工作学习中的苦辣酸甜;一幅长长的画卷,描绘了审计人的春风秋雨,丹心向阳的金色年华。蓦然回首,审计人以矫健的步伐,丈量着社会向前发展的历程,奏响着奋发向上的时代乐章。
从事审计工作后,面对一堆堆的账本、一张张的凭证、一摞摞的报表,深感枯燥无味。当时我想,难道审计就是与一堆堆数据打交道?而且查出的问题不外乎是应记未记资产,多提少提职工福利费,多提少提折旧,企业工资总额和职工工资违反“两个低于”,造成企业资产不实、负债不实、损益不实等等,听起来问题很严重,实际上数字没多大,在被审计单位眼中,不过是些鸡毛蒜皮、“挠痒痒”的小事而已。当时县里各单位关系不错的领导和会计人员,只有在接受审计的那几天见了你问长问短、问寒问暖,似乎对你很尊重。而在平时,见了审计人员都是绕着走,躲着走。人家三五成群谈兴很浓的聊天唠嗑场合,只要审计人员一出现,立马鸦雀无声。在我的视野中,审计人当时就是这样的孤立,俨然是个“瘟神”,而对于审计工作来说,被审计单位就是想方设法“送瘟神”。
进入审计机关二十二年来,经受过无数酸甜苦辣,也采撷到串串成功的硕果。可以说将全身心献给了审计事业,对审计这个神圣职业倾注了全部心血。这期间,国家审计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也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法、技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审计机关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审计风暴”在全国各地强劲登陆,审计工作在转型中迅速崛起、推进。二十二年来,我从事过县局的综合股长、办公室主任,当过总审计师。2004年2月,原陶乐县撤县中卫县设市,服从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安排,我来到了中卫市审计局。在这里干了七年办公室工作,如今又做了四年的政策法规工作。二十二年过去,蓦然回首,我已写过几百万的文字,审过了一百多个项目的账目,审理过几百个审计项目档案了。在文字工作中,记录了我与我的同事的点滴成长,更有养育我的集体的每一个进步,见证了审计机关从县局、市局、省(自治区)审计厅和全国审计机关的每一年的发展和进步。在数字工作中,见证了我的同事面对一本本账目、一张张单据、一行行数据,从枯燥无味、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中提炼出一串串悦耳的音符、一篇篇跳动的乐章,谱写了审计工作壮丽的篇章。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说“审计监督在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促进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经意间,我的血液中已经流淌着审计人的血浆,已经完全汇集到全国审计人的血库。二十二年来,我感受到了身边很多同事,从最初的“万金油”变成“专家型”;从满腹经纶、空谈误国的“看门狗”到精益求精、捍卫国家财产的经济卫士。审计事业的辉煌,是全国审计人知识的积累、情感的升华,是社会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是政策性和专业性的统一,是传统审计经验和现代审计方法的有机结合。审计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败的利剑、权力运行的“紧箍咒”、深化改革的“催化剂”。二十二年的审计人生,我见证了审计人庄严的誓言。他们带着人民的重托,把责任与奉献放在民心的天平,在账簿凭证的垄亩上耕耘。从账项基础审计到财务收支审计,从事后审计到跟踪审计,从手工审计到计算机审计,从查错纠弊审计到绩效审计,始终坚持秉公执法,捍卫着国家资产、资金和人民的利益。一路风雨一路歌,审计人忠于职守,尊重法纪,不畏强权,依法治理,充分发挥着免疫系统功能,使民生资金得到守护,违规资金得以纠正,不断问责损失浪费,惩处贪腐蛀虫,促进了社会风尚纯然,正本清源。
昨天的荣誉,今天的成就,审计人对事业的无私奉献,对成功的无限追求,辉映着一行行奋斗的脚印,绽放着岁月的光华,在充满蓬勃生机和青春活力的事业进程中,挥洒着他们永不消逝的青春。审计人不愧誉为规范管理的医士,领导决策的谋士,惩治腐败的勇士,经济发展的卫士。
二十二年的审计人生,让我骄傲,无怨无悔!三十多年的审计事业,让我们相信,审计的明天更美好!(作者单位:中卫市审计局方振荣)
责任编校: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