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审计之窗 > 审计文苑 > 正文

审计文苑

审计人的“学与做”

稿件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9-08 | 打印 |

清正廉洁、勤奋学习、慎独慎微的精神是古人的为官处世之道,为我们审计人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作为一名审计人,应当铭记先贤风范,学古人处世为官之道,以学促做,学做结合。

一、学司马迁精神,做清正廉洁审计人

古人云:“臣心不正害政,君心不正害国,人心不正天下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遂派人送司马迁一对异常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妹娟很是喜欢,司马迁教导女儿:“玉璧贵在无暇,人理应如此,不可因这对玉璧玷污心灵,且受制于他人”,遂将玉璧退回。

公职人员,尤其是审计人员代表着清正廉洁和公平正义的形象,必须时刻保持一身正气,学习司马迁退还玉璧的精神,正直做事,清白做人。应当自觉带头维护党的形象,为党忧党,坚定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矢志不渝的为审计促进国家良治而努力。责任重于泰山,理应永葆本色、切实肩负起经济卫士的神圣职责;同时也要勇于担当,实事求是,锻铸审计队伍公正清廉的形象。应当时刻保持对党、国家、人民、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好自身的监督职责,做到内心清明,守住清贫,耐住诱惑,以平常心态、平民意识和平实作风面对物欲横流的复杂社会环境,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心无旁骛的干好审计事业。

二、学苏秦精神,做勤奋学习的审计人

战国著名政治家苏秦,年轻时学识浅薄,在各地做事均不得重视,回到家乡受尽冷眼嘲笑,所受打击很大,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经常读书至深夜,当发困打盹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使自己清醒过来,最终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谋略家和外交家。

读书学习不是一件老土的事情。读书可以防止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知识老化、能力退化及本领不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审计形势也复杂多变,过去的知识本领,今天、明天用一些也就告罄了,无法适应审计新形势的需求。浅学、懒学、恐学是审计工作思路陈旧、方法落后、效果不好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学习是唯一的出路。首先,要向书本要知识。不能则学,不知则问,审计人员要解决本领恐慌问题,学习读书是基本途径,也是做好各项审计工作的基础。其次,要重实践求本领。审计工作者必须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在实践当中进一步认识、检验和领悟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本领,不断提高自身的审计工作能力。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不断以新知识、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和新技能解决审计工作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强化审计监督,推动改革发展。

三、学习白居易精神,做慎独慎微的审计人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从不收受索取任何名贵饰物,离任返乡前带走了天竺山的两片石头,还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错事,并为此作诗检讨。诗曰:“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蘖,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白居易这种难能可贵的慎独慎微精神和态度,值得所有审计人学习。

慎独是一种情操与修养,更是一种坦荡和自律。对审计工作者而言,慎独就是要在无旁人监督的情况下,以高度自觉的心态和道德标准规范自身行动,不做任何违背原则和道德之事。即使具备了较高的能力和意志,如果忽视了自我修养和严格自律,也会在出色的业绩面前栽跟头,在权利和荣誉面前迷失自我,经受不住利欲的考验。审计人员必须以此为戒,学会慎独自律,慎独自律包含做人的自尊、自爱、自省与自觉,始终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讲规矩、守纪律。

重微末、讲细行、看小处,是中华文化中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重要内容。审计工作者应当坚持从小事做起,做到正确识“小”、 管得住“小”、 自纠“恶小”、 勤为善“小”,并在持之以恒的积累中,日臻完善。(盐池县审计局   张宏建)

>>><<<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   地址:宁夏银川市新华西路392号(邮编:750001)    网站电话:0951-5026866
E-mail: zzqsjtbgs@nx.gov.cn     网站支持IPv6访问
网站标识码:6400000050 宁ICP备12000364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53号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   地址:宁夏银川市新华西路392号(邮编:750001)    网站电话:0951-5026866
E-mail: zzqsjtbgs@nx.gov.cn     网站支持IPv6访问
网站标识码:6400000050 宁ICP备12000364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