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的局限越来越使我束手束脚,会计知识成了我的软肋。虽然工作繁多,领导还是痛下决心让我去学一学。3月开始,我带着期盼、带着思考、带着对知识的渴求,经过一天的奔波,到达了美丽的南京审计大学。
浑然不知
初到南审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就如同哩哩啦啦的绵绵春雨一样阴郁、忐忑、紧张而同时又满怀期待。我不知道被称为的“魔鬼训练营”到底是什么样子。
看着被安排满满的课程表和两周一次的考试,翻开领取来的一本本厚厚的教材,盯着一个个不认识的会计科目和复杂的推理计算,着实把我这个“门外汉”吓了一跳。课堂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的同学一点即通,但我还云里雾里。随着学习的日渐深入,难度的逐渐加大。课程之多、进度之快、知识之难、范围之广,身体负荷之大,使我时刻紧绷着一根弦,此刻,我对“魔鬼训练营”的理解更深了。面对形形色色的同学,面对陌生的环境,我犹如一只惊弓之鸟,安定不下来,而同时思家之切、学习的压力、身体的疲惫让我备受煎熬。如此的强度我能否坚持下来,能否保持初心,能否学到欠缺的知识,浑然不知。
后知后觉
校园的美。经过了大半个月,逐渐习惯并适应了这样的学习节奏后,我才有心情去欣赏南审的美。漫步在花海林草水岸边,享受青春的气息,这样一个美丽的校园,我竟然是过了这么久才发现。阔别八年,再次回到了大学校园,重温校园生活,心中感慨万千。
知识的探索。当然,后知后觉的不仅是学校的美,还有对知识的获取。其实学习新的知识并不像我最初感受到的那样难学、难接受。差别不可避免,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掌握的程度自然有先有后,和众多的九零后同学也不是差十万八千里,无非就是笨鸟先飞,比他们付出更多一点而已。
课程设置上也是很有特色,我参加的会计与经济基础班突出了会计体系结构,从《基础会计》到《预算会计》,从《中级财务会计》到《财务分析》,既有理论又有实务操作;开设的审计专题和经济专题,既有理论前瞻与实务操作,又有审计方法和技巧;参加临时党支部和审计大讲坛的学习,既能增强政治理论功底,又能掌握新时代审计工作需求;每周一节的体育课,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学习压力;除此之外,传统教学与新型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模式也是一大亮点。此次培训不仅有老师们对理论和审计案例的讲解,还安排了学员们的案例分析及交流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审计人员,通过个人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学习、团队完成任务等方式,给大家掀起一场“头脑风暴”……一头扎进去后才发现,原来在我所知晓的专业之外还有如此广袤的领域,在学校的每一天感觉就像是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有机会探出头去发现和探索,去掌握和弥补。
交流的奥妙。参加培训班的同学来自天南地北,经过接触交流才发现,他们有的是经验丰富的查账能手,有的是涉猎广泛的计算机高手,有的是说写俱佳的英语达人,有的是诗词歌赋的才子能人……甚至包括忙里偷闲的体育比赛,都让我惊叹人才济济、藏龙卧虎。无论是课堂上的案例讨论发言还是课下的交流,他们思维缜密、思路开阔。现在想来,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低头拉车”,很少有与其他审计人员相互交流的机会,而这次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在畅所欲言间,分享工作的点点滴滴,也点燃了思想的火焰。当然,开拓了视野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认识了自己的不足。
审计的认识。之前说到审计,都是审计法中的解释,从来没有融入自己的认识去理解。经过这次系统的学习发现,学习会计知识就像是为我走向审计而铺设的一条道路一样,让我重新认识了审计。“审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如果说会计是标准,那么审计就是对标准的认定。所以,学好会计是做好审计工作的第一步。
同样,对于审计文化,以前在我眼中只是一个个没有生命的字符,但是培训期间参观完审计博物馆后,我对审计文化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这里,审计文化变得鲜活、形象。博物馆全景式展现了我国自西周以来三千多年的中华审计文化发展历程。世界审计经纬厅中,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中国在世界审计舞台中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在联合国审计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多媒体互动方式,将审计结果公示、审计大案要案、审计现场等进行了充分展现,全面展示了国家审计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保驾护航作用。穿梭在几个展厅,就好像行走在审计文化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品读者审计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知先觉
相遇春雨时节、樱花遍布、细雨零落;分别初夏时节,栀子花开、风轻云淡。趁着夜色、踏着晨光,再次领略南审那一步一景的美。它生机勃发、朝气蓬勃,它意味着进取,蕴含着巨大的希望。从教室安静的听课到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从宿舍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到大讲堂的《追问》,从课堂上的《中级财务会计》到先锋书局的《百年孤独》,安静下来,打开书本,仔细聆听,认真思考,满怀希望,此情此景,无不闪烁着生活的真谛。这三个月我忘记了年龄、忘记得失,抛开一切瞻前顾后的矛盾心理,做了一个更从容的自己。有人说,人体细胞新陈代谢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随着旧细胞的死去,新细胞华丽诞生。观点真伪无从考证,但是的的确确让我从一个懵懂的“书生”逐步成长,使我的思维真真切切地进行了一次吐故纳新。
三个月的“听”、“说”、“看”、“感”,不但让我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而且让我感受到了审计人员肩负的责任。尤其是4月28日,胡泽君审计长为审计干部教育学院所有学员作的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新时代审计事业大发展”的讲话,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倍感荣耀与鼓舞。审计迈入了新时代,中央审计委员会加强了党对审计的统一领导,审计部门现在不仅是经济监督部门,而且是宏观管理部门,这让我明白,审计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学会抬头看路,做到执着攀登。
当然,“学以致用,重在实践”,我三个月的所学所感所悟,更重要的是要汇融贯通到工作中去,为我的审计工作铺路,为我的审理初心护航,为法治建设工作服务……这样,我才能在十九大精神洗礼中,在新时代思想淬炼中,深刻地理解审计人的初心和使命,才能远眺未来,勇敢地做一个先知先觉的审计人。(社会审计管理监督与法规审理处 黄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