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文苑
年轻的心为审计跳动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青年审计人,只有持续发力,积极进取,才能在新时代审计工作中建功立业,以青春之身奉献青春之审计。
一是投身审计新领域。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是审计工作的主责主业。从当前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实践来看,以往的审计,更多关注的是经济事项的“真实与合法”,对“效益”涉及不多,即使关注了,也是浅尝辄止,没有真正做到聚焦“效益”,剖析“效益”,导致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作为青年审计人,我们应当在这方面多用点心思,把“木桶”缺失的一块补齐。在项目审计中,应当发挥年轻人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注重项目的效益性,找准发力方向。我们在耕好“责任田”的同时,种好“试验田”,以政策为准绳,在法定职权的范围内,不断拓宽审计的深度与广度,使“责任田”结出硕果,使“试验田”锦上添花。
二是培训学习强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审计事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撑,作为年轻审计人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新的审计作为来匹配新的审计地位。审计工作点多面广,更需精耕细作,青年审计人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决心,在专业学习上持有恒心,在审计工作中要保持信心,在依法履责上需坚定决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和海纳百川的胸襟,积极争取走出去“见世面”的机会,通过“以审代培”、经验交流、培训学习等机会,向各级审计系统的行家里手学习,要向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学习。把好的方法、好的思想“引进来”,不断地充实自己,开拓审计思路,方能有所突破,兴审计之业。
三是心怀无私讲奉献。审计既无资源可管理,又无资金可分配,妥妥的清水“衙门”。青年审计人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担当奉献为荣,以无为索取为耻,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做重大经济风险的预警人。古人讲“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审计既要“治已病”还要“防未病”,可以说这份职责是沉甸甸的。所以我们要用审计智慧,去推动打通淤点堵点难点,促进政策早落地早见效。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机制,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以审计智慧夯实“稳”的基础, 激发“进”的动能。(同心县审计局 马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