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动态
审计发力 赋能高校科研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力量,科研资产管理水平关乎创新效能。近期,审计聚焦高校科研资产全流程管理,精准破局,系统施策,有力推动管理规范化,效用最大化。
一是靶向监督,规范资产全周期管理。审计紧扣科研资产“购、用、管、废”链条,深入核查管理台账和实物盘点。针对资产校外存放无备案、校内资产闲置流失等问题,督促高校完善资产全生命周期制度,明确各环节责任。推动建立资产动态监控机制,实现从采购入库、借调使用、共享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堵塞“脱离管理”漏洞,守护资产安全,让每一项科研设备在账在岗。
二是加速共享,释放资产使用效能。审计针对科研设备共享不足、闲置浪费的痛点,推动高校接入国家及自治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通过梳理设备清单、规范使用记录,倒逼高校建立统一开放标准和收费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搭建在线预约、绩效评估系统,配套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共享,让财政资金购置的大型仪器设备从“专属工具”变为“共享利器”,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激活闲置科技资源。
三是规范转化,提升科研成果价值。审计聚焦科研成果管理乱象,全面梳理专利权属、专利时限、转让流程,针对科研成果私自占有、有科研无转化、转化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推动高校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规范专利申报、转让流程。督促高校将科研成果纳入自治区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专利与社会需求匹配,完善收益分配激励机制,让科研成果从考核产物转为产业动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行政事业审计处 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