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动态
自治区审计厅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走深走实
近期,自治区审计厅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美丽乡村,组织对全区村镇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聚焦政策执行、项目落地、资金效能等关键环节,以精准监督破解建设瓶颈,以审计“脚步”守护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聚焦“政策执行”,激活美丽乡村建设“动力源”。政策执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保障,审计以“全方位监督”确保政策红利真达基层。关注市、县(区)是否按自治区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要求,推荐申报重点小城镇、美丽宜居村庄、传统保护村落,检查重点小城镇是否有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等,检查美丽宜居村庄是否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的中心村,且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潜力,检查传统保护村落是否统筹考虑资源濒危性、保护紧迫性、发展现实性等因素确定;了解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晓度、满意度,推动项目规划设计更贴合群众需求,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聚焦“项目落地”,打通美丽乡村建设“中梗阻”。项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抓手,审计以“全过程监督”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核查项目规划是否结合村庄实际、是否征求群众意见,是否存在“一刀切”规划,推动规划从“纸上蓝图”变为“实景画卷”;检查项目招投标、工程监理、质量验收等环节,是否存在围标串标、违规分包、偷工减料等问题,是否存在追求整齐划一、僵硬统一风格,乡村建设“千村一面”,是否有豪华装饰改造、片面追求外在形象的“面子工程”;是否存在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标准规范或改变设计方案等,是否按规定办理项目审批、竣工验收、结算决算等程序;核查已建成的项目是否建立管护机制、责任是否落实到人,是否存在“重建轻管”导致设施闲置废弃情况,推动建立长效管护运营机制,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三是聚焦“资金效能”,筑牢美丽乡村建设“保障线”。资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支撑,审计以“全流程穿透式监督”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紧盯资金拨付“最后一公里”,核查财政奖补资金是否及时足额下达,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是否用于购置固定资产、修建楼堂馆所、支付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偿还其他债务等与村镇建设无关的支出;围绕道路硬化、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重点项目,检查建立“资金使用—项目进度—绩效评价”闭环管理情况,分析资金投入与产出是否匹配,杜绝“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推动资金向民生急需、群众满意的项目倾斜,提升资金使用透明度和效益。
四是聚焦“问题整改”,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链”。审计的最终目的是推动问题解决、完善制度机制,审计以“全链条监督”推动整改见底见效。针对审计发现的政策执行、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等方面问题,深入分析深层次原因,研究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推动相关县(区)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管理、项目审批、长效管护等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分类建立“问题清单”并反馈相关单位,明确整改事项、责任主体、整改时限和目标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整改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实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助力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派出三处 雷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