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审计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严格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思路,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优化审计资源,增强监督合力。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审计项目和审计组织方式,采取“1+N”模式,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相互融合,同时算好“生态账”和“经济账”,同时关联分析业务数据、生态指标和财务数据,促进审计成效最大化,更加准确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
二是聚焦审计重点,推进政策落实。以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情况为出发点,重点关注林草、国土、河湖、耕地保护制度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水、林草、土地、大气等资源方面的基础数据及相关约束性指标考核完成情况,结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
三是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质效。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加大内部数据与行业数据、跨领域相关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实行“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将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土地、山林等审计领域。近年来已通过叠加比对营造林疑点图斑、营造林矢量小班与基本农田矢量数据等方法,揭示违规占用农田绿化、造林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四是注重成果运用,扎实做好审计整改。对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同时建立问题台账及整改责任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定期对重点问题再检查、再督促、再落实,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推动审计整改工作落实落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银川市审计局 杨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