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正文

规划计划

索引号:640000022/2021-01202

主题分类:

标题: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自治区审计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宁夏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宁党审办发〔2021〕10号

成文时间:2021-12-20

发布时间:2021-12-20

有效性:有效

责任部门:科研培训宣传中心

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自治区审计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宁夏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稿件来源: | 打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推动“十四五”时期宁夏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审计工作发展环境和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全区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审计署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依法全面履行审计职责,全区各级审计机关累计审计3273个单位,出具审计报告4033份,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506亿元,被采纳审计建议近4000条,切实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作用,为美丽新宁夏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健全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审计监督具有了高度的政治权威、制度权威。全区各级党委按照“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要求,成立本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建立健全审计相关工作制度,审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报告等重大事项,推动审计工作实现新发展,审计监督职能得到优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持续巩固和完善,为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全区审计机关紧扣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审计主责主业,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充分发挥审计在维护制度权威、推动制度完善、促进制度执行中的作用,组织开展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政审计和其他各类审计,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保障改善民生以及美丽新宁夏建设。

——自觉服从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区审计机关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围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认真贯彻“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要求,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切实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

——坚决守住审计质量生命线。在全区审计系统组织开展审计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年和审计质量提升年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审计质量等级评定和审计能手评选,健全完善审计质量控制相关制度16项,促进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4个审计项目先后荣获审计署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不懈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全区审计机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的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审计系统继续保持了全区文明行业荣誉;自治区审计系统全国文明单位的数量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8个,形成了积极进取、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区审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还不够全面,聚焦重大决策部署的力度、精准度和实效还有待提升;审计全覆盖的深度和质量还不够高,审计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审计力量与审计业务拓展还不完全适应,工作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仍较突出,审计干部队伍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审计事业发展需要;审计科技手段运用还不够广泛深入,审计组织方式需进一步优化。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宁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五年。新发展阶段宁夏审计工作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和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审计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重大决策部署,赋予审计工作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宁夏审计工作既大有可为,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准确把握全区审计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定位,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思考和回答新发展阶段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课题。

——正确把握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的新定位,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审计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为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是宁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期。全区审计机关要把讲政治贯彻审计工作始终,体现在审计实践、审计人员言行上,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运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从经济监督中体现政治导向、政治要求,做专业上的内行人,政治上的明白人。审计监督要自觉融入大局,主动服务大局,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

——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高标准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实现新作为。“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步入加快推进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宁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宁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支持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宁夏发展的战略机遇千载难逢。全区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和全区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十四五”时期我国国家审计发展的新目标、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把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贯穿谋划审计工作、履行职责、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转化为加强审计监督的具体举措,充分发挥审计“经济体检”的作用,促进“十四五”时期宁夏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精准高效揭示问题,努力把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推进国家治理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大项目、重大资金等落实落地情况的审计力度,促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加大对公权力的制度监督力度,坚决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加强审计与纪检、组织、巡视巡察等部门工作的协作配合,推进信息共享、问题线索移交,形成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要精准高效揭示问题,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有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完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加强新时期审计机关自身建设,努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为审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要坚持从严治审,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队伍。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建对审计工作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教育管理,严守党的各项纪律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提高审计专业能力,持续推进实务导师制,加大审计干部培训力度,让优秀青年干部脱颖而出、尽快成长。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立身立业立信,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努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全区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审计事业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推动资源、力量和成果等方面的统筹,提升工作水平。要加强与其他监督力量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量。

二、审计工作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完善审计制度机制,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实现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按照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总要求,深刻理解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新定位,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善于用政治眼光分析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监督保障作用。

——坚持依法审计和客观公正。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始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更好聚焦主责主业,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始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全面辩证地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进一步拓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把创新作为加强审计自身建设的主旋律,加快补齐补强审计工作的短板和弱项,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审计机构设置,理顺各领域审计的职能职责关系,优化审计工作流程;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盘活用好审计资源,提升审计监督效能;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坚持用改革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的思路推动解决问题,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审计工作全国一盘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审计工作,强化对审计领域重大工作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把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倡导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和前瞻性。提高宏观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把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审视,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三)总体目标。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好发挥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和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紧扣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聚焦发展、安全、改革、民生、法治等重点任务开展审计监督,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2025年,基本形成与建设美丽新宁夏相适应的“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做到应审尽审、应发现尽发现、应改尽改、应完善尽完善、应协同尽协同,切实推动治理、服务发展、维护安全,确保审计监督更有力更有效

——全面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坚决服从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切实把“两个维护”贯穿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对审计工作部署要求有效落实。

——实现审计全覆盖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审计对象上,要覆盖所有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地区、部门、单位,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审计资源上,要统筹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形成多层次、广角度、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内容上,要坚持全面覆盖、重点审计,原则上各项审计都要设定一定的资金抽查比例,有效成动态常态震慑。审计手段上,要更多运用信息化技术筛选疑点、评价判断、宏观分析,进一步健全“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工作机制,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健全依法审计权威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依法审计,恪守审计权力边界,做到权力和责任相统一。要强化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不断提升审计管理和运行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全面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审计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队伍。

三、审计工作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以促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为目标,加大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既揭示有关地方和部门落实政策打折扣、搞变通,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也反映政策措施不适应、不衔接、不配套等问题,促进政令畅通、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大力推进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以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为出发点,加大政策研究,梳理研判“十四五”期间党委政府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因时因势把握审计重点,努力拓展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广度和深度,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及时提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方向性、指导性意见,整体谋划、统筹推进,采取单独立项或结合其他项目,将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各类专业审计项目的重点内容。

——聚焦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重点领域及内容。紧扣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持续关注“四大提升行动”、“十大工程项目”等先行区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情况及效果;持续关注九大重点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完成情况;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印发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四权”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持续关注改革目标路径、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每年围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重点任务开展专项审计,确保审深审透,及时客观反映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

——加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业务建设。定期收集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政策,建立并完善重大政策项目库,并结合审计署年度、季度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指导意见内容,每年定期更新政策项目库,实行分行业动态管理。

1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十四五”工作任务(自治区本级)

任务

领域

重点

领域

重点事项

要求

实施路径

大力推进政策跟踪审计

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政策措施

聚焦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持续关注“四大提升行动”、“十大工程项目”等先行区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情况及效果;持续关注九大重点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完成情况;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印发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四权”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持续关注改革目标路径、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每年围绕上级要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重点任务开展专项审计

1.根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项目特点,灵活应用上审下”“同级审”“联合审”“交叉审等组织方式。

2.深化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成果利用整合机制,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

业务

建设

技术

能力

建设

建立重大政策项目库并动态管理。


根据政策内容变化,每年年底更新完善项目库内容

(二)财政审计。以增强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促进统筹财政资源、提升财政资金安全绩效,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为目标,推动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服务自治区财政治理现代化。

——推进财政审计全覆盖。加大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力度,每年开展财政“同级审”;对本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采取“数据分析+现场核查”方式开展,实现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统筹推进重大财政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断深化财政资金审计,组织推进财政专项资金分层级、分领域审计。

——聚焦财政审计重点领域及内容。每年开展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围绕现代财政制度建立,重点关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省以下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政府财政报告推进及编制质量等情况;围绕财政稳健运行与政府负债管理,重点关注财政运行风险、政府债务风险、“三保”风险等情况;围绕财政预算执行和结果,重点关注预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政府过“紧日子”等政策落实,以及财政资金管理和提质增效情况,关注政府及部门管理的各类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情况。

——加强财政审计业务建设。制定完善财政审计操作规程或制度,进一步提升财政领域审计实务操作水平。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式审计,采取“数据分析+现场核查”方式,延伸开展大额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2 财政审计“十四五”工作任务(自治区本级)

任务领域

具体任务

重点事项

要求

实施路径

推进财政审计全覆盖

审计对象

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地方财政决算。

每年实施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对五个地级市开展财政决算审计。

对财政厅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实施现场审计,采取“数据分析+现场核查”方式开展专项资金延伸审计。五个地级市财政决算审计可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开展。

重点

关注

政策

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等财政领域重大政策措施。

结合财政“同级审”,每年围绕上级要求、自治区重点任务选择2个左右专题开展审计。

做好财政“同级审”专题审计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专题内容的统筹衔接。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政府过“紧日子”、项目支出绩效、政府购买服务等与部门预算执行相关的重大政策措施。

结合专项资金延伸审计,每年围绕上级要求、自治区重点任务至少选择1个专题开展审计。

重点

关注

资金

财政专项资金和部门项目资金。

财政专项资金每年选择若干项开展审计;部门项目资金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推进。

可与财政“同级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等结合进行。

业务

建设

建章立制

制定财政审计操作规程。

2024年完成。


(三)金融审计。以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地方金融改革措施落地生效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审计。

——推进地方金融审计全覆盖。依法对本级国有金融机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开展审计,依法对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审计;加强国有金融资本审计;统筹推进重大金融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断深化金融领域大额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聚焦金融审计重点领域及内容。围绕金融风险防范情况,重点关注金融机构业务合规性和资产质量等内容,揭示重大风险和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维护地方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重点关注金融服务“六稳”“六保”等内容,着力破解各项扶持政策落实中的瓶颈制约。围绕地方金融改革情况,重点关注政银担合作机制创新、现代金融治理体系健全等内容,揭示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及成效等内容,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加强金融审计业务建设。结合审计署统一部署,完善宁夏银行和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系统数据采集标准化模板,推进银行数据标准化采集工作,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审计数据分析方法体系。

3 金融审计“十四五”工作任务(自治区本级)

任务

领域

具体

任务

重点事项

要求

实施路径

推进地方金融审计全覆盖

审计

对象

区属金融企业。

原则上5年轮审1遍。

1.可与经济责任审计等结合开展。

2.指导单位内部审计对下属单位开展审计。

重点

关注

政策

金融风险防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地方金融改革试点等重大政策措施。

围绕上级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任务选择若干政策开展审计。

可采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或与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等结合开展。

重点

关注

资金

区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金融领域大额财政专项资金。

原则上5年轮审1遍。

可与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等结合开展。

业务

建设

技术

能力

建设

结合审计署统一部署,完善宁夏银行和黄河农商行系统数据采集标准化模板。

规划期内完成。

结合审计署和审计厅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安排。

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分析方法体系。

规划期内完成。


(四)企业审计。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加大国企国资审计力度,促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推进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对重点区属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结合审计署及自治区决策部署,对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影响企业发展突出问题或涉企重点事项等方面适时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或跟踪审计。到2025年底,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跟踪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实现对重点区属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

——聚焦国有企业审计重点领域和内容。围绕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重点关注国有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质增效等情况;围绕自治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关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情况。围绕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重点关注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发展、风险防控以及经营效益等情况。

——加强企业审计业务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审计对象数据库,实时补充、更新企业审计对象信息,为编列审计计划提供依据;按照审计署《企业审计指南》,进一步加强实操,规范企业审计工作,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开展企业审计,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

4 企业审计“十四五”工作任务(自治区本级)

任务

领域

具体任务

重点事项

要求

实施路径

区属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

审计对象

区属7户集团公司(国资委监管)、6户文化企业集团。

原则上5年轮审1遍。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方式开展。

重点关注内容

国有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质增效等情况;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情况;国有企业聚焦主业发展、风险防控以及经营效益等情况。

每年结合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任务开展审计。

结合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开展。或组织开展政策跟踪及专项审计调查。

业务

建设

完善审计对象

建立企业审计对象数据库。

2022年完成。

Excel、ACESS等形式

强化业务实操

按照审计准则及审计署《企业审计指南》,进一步规范企业审计实操。

审计过程中充分学习并运用《企业审计指南》


(五)公共投资审计。坚持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及反腐倡廉为总体目标,努力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促进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绩效,规范工程建设和市场管理,发挥公共投资审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建设性作用。

——推进公共投资审计全覆盖。扎实开展预算执行、竣工决(结)算、跟踪审计以及专项审计调查,对关系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重点公共工程项目在建设周期内至少审计1次。每年从交通、水利、生态保护、市政、新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中选取1至2个重要公共投资领域,开展行业性专项审计调查。统筹推进投资领域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不断深化大额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做好建设项目资金从筹集到使用绩效全过程监督。推动基层审计机关深化投资审计转型,依法全面加强投资项目审计监督。

——聚焦公共投资审计重点领域及内容。紧扣自治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点关注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项目、“三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宁夏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工程项目。通过跟踪审计,对“十四五”期间事关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十大工程”项目做到在建设周期内至少审计1次。聚焦项目决策、工程设计、招标投标、工程管理等权力运行关键环节,促进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投资落地,提高投资绩效。

——推进公共投资审计业务建设。推动投资审计规范化建设,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以及审计法修订和审计署关于投资审计工作要求,制定自治区层面规范公共投资审计的相关制度

5 公共投资审计“十四五”工作任务(自治区本级)

任务

领域

具体

任务

重点事项

要求

实施路径

推进公共投资审计全覆盖

重点审计对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公共投资项目

在建设周期内至少审计1次。

以跟踪审计为主,可与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等结合开展。

重点关注政策

各地、各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决策部署情况、落实建设领域政策、以及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情况。

每年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任务选择若干政策开展审计

与各行业领域专项审计调查、重大公共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结合开展。

重点关注资金

交通、水利、生态保护、市政等行业领域的专项资金。

每年选择若干资金开展审计。力争5年内完成行业审计覆盖。

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可与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等结合开展。

业务

建设

建章

立制

出台规范公共投资审计的相关制度。

2023年完成。


(六)民生审计。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确保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为目标,加强民生领域重大政策、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审计,着力保障民生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地生根,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民生审计全覆盖。深化就业、乡村振兴、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政策、资金、项目审计。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原则上5年轮审1遍;“四大提升行动”等民生领域重大政策措施,每年选择若干项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

——聚焦民生审计重点领域及内容。围绕农业农村领域,重点关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粮食安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围绕社会保障领域,重点关注社保基金统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困难群体长效保障机制构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资金管理等内容。围绕科教文卫领域,重点关注科技研发和创新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卫生健康体系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强民生审计业务建设。构建宁夏社保审计数据规划和方法体系。依托金审工程三期构建农业农村审计大数据平台。探索形成高校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和方法体系。

6  民生审计“十四五”工作任务(自治区本级)

任务

领域

具体任务

重点事项

要求

实施路径

推进民生审计全覆盖

审计

对象

就业、社会保障、乡村振兴、住房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重点民生领域。

5实现本级审计覆盖。


养老、医、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

5年轮审1遍。


重点

关注

政策

百万移民致富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等民生领域重大政策措施。

每年围绕上级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任务选择若干政策开展审计。

可采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或与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等结合开展。

重点

关注

资金

稳就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资金等相关资金,以及民生领域其他大额财政专项资金。

每年选择若干资金开展审计。

可与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等结合开展。

业务

建设

技术

能力

建设

建立宁夏社保审计数据规划和方法体系。

2022年完成。


构建农业农村审计大数据平台。

2023年建成。


探索形成高校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和方法体系。

2024年建成。


(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时代使命,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做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着力揭示和促进解决生态环境治理、自然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风险隐患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领导干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全覆盖围绕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组织对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各级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林草、能源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积极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大力推进资源环境领域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拓展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重点领域、重大政策、重要项目和专项资金的审计覆盖面,不断深化生态环保等大额财政专项资金审计。

——聚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重点事项及内容。围绕各级财政安排的生态环保、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等资金,重点关注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治理等项目实施情况,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自然资源依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围绕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情况,重点关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推进、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构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生态安全和环境风险防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情况等,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碳达峰碳中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任务落实情况,促进领导干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业务建设。探索建立资源环境审计与自然资源督查的协同配合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探索开展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提高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核查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7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十四五”工作任务(自治区本级)

任务领域

具体

任务

重点事项

要求

实施路径

推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全覆盖

审计对象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

每年按照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要求开展审计。

可与经济责任审计统筹实施。指导市县(区)审计机关开展审计。

资源环境审计。

积极拓展审计覆盖面。

组织市县审计机关参与资源环境专项审计调查。

重点

关注

政策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重大政策措施。

每年根据自治区重点任务选择若干政策开展审计。

可采用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或与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等结合开展。

重点

关注

资金

生态环保专项资金,以及资源环境领域其他大额财政专项资金。

结合自治区生态环境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选择若干资金开展审计。

可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等结合开展。

业务

建设

技术能力建设

探索建立资源环境审计与自然资源督查的协同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2024年完成。


建立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探索开展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提高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核查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2025年完成。


(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好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高质量做好领导干部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

——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考虑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关键岗位以及长期未审计的领导干部,努力扩大各类应审计对象覆盖面。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加强与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等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相互衔接。

——聚焦经济责任审计重点领域及内容。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次、不同地区(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的履职特点,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重点关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地区(部门、单位)重要发展规划制定、执行和效果,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和效果,财政财务收支、政府债务管理和经济运行风险防范,以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政(业)规定等情况。落实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会商研判机制,推动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深化审计成果在干部大监督系统中的运用。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建设。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库和成果库。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谈话办法等制度。探索制定地方、党政部门、国有企业等领导干部(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依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增强审计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监督合力。

8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十四五”工作任务(自治区本级)

任务领域

具体任务

重点事项

要求

实施路径

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

审计

对象

各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关键岗位领导干部5年轮审一遍。

由区厅负责实施。

区属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充分运用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支队伍。

自治区本级党政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由区厅负责实施。


地市级纪检监察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由区厅负责实施。

地市级法检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业务建设

建章

立制

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谈话办法等制度。

2022年完成。


探索制定地方、党政部门、国有企业等领导干部(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程。

2023年完成


技术建设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库和成果库。

定期更新。


(九)督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效果为目标,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推动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做实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

——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及时研究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意见,统筹协调并督促落实。审计机关要推动被审计单位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强化主管部门对其管辖行业领域的监督管理责任。及时组织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以后年度审计中也要重点关注以前年度审计整改情况。重点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

——健全系统性审计整改长效机制。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健全审计整改配套制度体系。深化审计整改机制,构建审计整改责任网格体系,明确各方整改责任。严格落实审计整改报告、问题挂号销号制度,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跟踪督促检查,推动建立审计整改协同督查机制,推进审计监督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推动有关部门单位系统性整改,举一反三,建立健全相关长效机制,着力破解“屡审屡犯”问题。

——推动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强化与其他监督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完善重大案件移送和重要问题移交机制。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公告力度,及时公开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促进形成督促整改工作合力。

四、审计工作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确保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健全完善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机制。优化党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工作的方式。健全各级审计机关向本级地方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制度。健全党委审计委员会审议事项、重要指示批示的督查督办机制,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高效落地。优化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运行机制,完善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外部协调机制,改进上下级纵向信息传导机制。不断提高向党委审计委员会报送重要文稿的质量。

——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持续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各项举措落地。加强全区审计工作统筹,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业务指导和监督。健全地级市审计局主要负责人向审计厅党组述职报告制度,严格执行重要审计情况报告制度。

——严格执行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对重要审计情况、重要审计报告、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其处理意见等,审计机关要首先向本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经批准后再按法定程序办理,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要向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对请示报告工作负总责。制定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实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责任追究制度。

(二)加强审计工作统筹。统筹审计资源配置,优化审计监督方式,创新推动资源整合、系统发力、提质增效。

——构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大格局。要进一步整合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资源,统筹审计力量、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实现优势互补,减少审计监督盲区,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创新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方式,加快建立审计机关、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单位之间权责清晰、同向发力的内部审计指导监督体系,促进加强内部风险防控。推动市县审计机关完善内部审计指导工作机制。优化社会审计协审工作机制,制定相关操作流程,开展社会审计报告核查工作,重点关注报告质量问题引发的风险隐患,推动社会审计提升执业质量。

——推进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其他监督的协调协同。加强审计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协调协同,健全完善信息沟通、线索移送、协作配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加强与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政、公安、金融监管、国资等部门的联动,加强审计移送事项办理持续跟踪,提高移送工作质量,提高办结率,审计发现应移送事项、人员移送率100%。

(三)加强审计管理。加大审计创新力度,在运用审计资源上下功夫,向管理要效率,靠创新提效能。

——加强审计计划管理。加强调查研究和整体构思,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围绕“十四五”重点任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确定的重点项目,编制好中长期审计项目库,提高审计计划科学性。加强审计计划与审计资源的匹配,统筹考虑和实施各级各类审计任务,推进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项目计划的协调,综合考虑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审计计划安排、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本单位审计资源等因素,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对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项,统筹全区审计机关力量组织审计,确保审计计划高效协同实施。

——加强审计实施管理。审计实施前,要加强审前调查研究,在深入研究审计对象的改革方向、目标路径、政策措施基础上,确定审计目标,科学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审计都围绕总体目标实施,形成整体合力。审计过程中,严格审计现场管理,规范延伸调查、查询函证等行为,加强审计项目过程控制,持续评估方案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审计策略和重点。

——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树立全区审计“一盘棋”理念,改进审计管理和组织方式,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统筹和审计组织方式统筹。推广应用同类审计项目“大项目”审计模式,有机集成审计内容,有序调配审计资源,推进方案制订、定性定责、处理处罚、文书范式“四统一”和数据分析、调查了解、现场实施、报告撰写、成果提炼、整改落实“六统筹”,减少“碎片化”作业。

(四)健全审计质量管控。深入推进审计法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审计法,始终把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总体审计质量观,坚持全员全流程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审计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审计质量。

——加强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统筹推进宁夏审计法治建设,坚持立改废释并举,认真贯彻新修订颁布的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统筹做好《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监督条例》等5项涉及审计的地方性法规、政府性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修订和清理工作。推动出台行业审计相关办法、指导意见等,形成各行业审计制度体系。

——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全员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严格规范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复核审理、结果运用、督促整改等各环节工作,压实质量管理主体责任,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配合政府裁决工作。通过开展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审计项目质量等级评定等方式,加大对审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完善审计管理监督制度。健全审计业务管理、目标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完善审计移送相关制度,发挥制度对审计质量的引领作用。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持续优化审计容错纠错机制。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和备案审查机制,健全审计机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完善审计权力运行机制。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完善特约审计员制度,推进依法行政。

——加强审计成果转化。强化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审计报告和信息、审计公告等结果载体的层次和质量,更好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有分量的参考。建立健全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结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相关审计结果跨年度、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分析,深度提炼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五)加快推进科技强审。以科技强审为支撑,强化数据赋能,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实现审计数据资源集中化、业务数字化、方式智能化和决策科学化。

——提升信息化支撑业务能力。加快完成“金审工程”三期项目主要业务系统的建设部署,在2022年底前,“金审工程”三期主要应用系统覆盖率、审计专网联通率达到100%,构建形成区市县三级审计机关集约共享、高效协同的全区审计管理一体化平台。加快推进审计机关数字化转型,推动相关数字化管理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在审计业务管理、机关行政办公等方面实现数字化管理。

——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完善审计数据采集报送机制,推进全区公共数据平台数据利用,逐步实现各级主要部门数据定期归集全覆盖。推进重点领域审计数据规划的编制修订。提升归集数据标准化转换和数据验证质量,提高审计数据中心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依托“金审工程”三期项目,推进各级审计机关数据资源共享。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加强数据资源分析应用。丰富各行业数据资源,活用各类型分析方法,拓宽数据分析广度,提高数据挖掘深度,促进实现审计工作从现场审计为主向数据分析和现场审计并重转变;探索建立全区各部门数据互联互通机制,打破各行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总体数据分析,挖掘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并建立完善“总体分析+分散核查”工作机制;同时加强总结推广各领域大数据分析的工作经验、方法体系和应用范例。

——建设全区审计专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推进构建以国产密码基础设施为支撑的新网络安全环境,建设区市县一体化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全区审计专网实现统一实时的安全监控,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服务响应、应急处置和支持保障能力。

(六)加强审计机关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努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强化党建引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效运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载体,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深化“321”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细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审计组建立临时党支部制度,牢固树立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展的理念,把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塑造更多具有“审计味”的党建品牌。

——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严格按规定条件、程序开展干部考录、调任、聘任、公开遴选、公开选调等工作,严把干部入口关,将政治能力和专业素养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推动落实有为有位、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注重在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落实和完善精准考核、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对年轻审计干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历练,着重锻炼“能查、能说、能写”的能力。统筹培训资源,完善培训内容和形式,深化“以审代训”,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落实事业单位职员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相关规定,拓展事业编制审计人员发展渠道。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内审工作水平。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经常性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廉政谈话、廉政提醒制度,规范审计权力运行,防范廉政风险。落实机关纪委监督责任,准确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落实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八不准”工作纪律。

——深入推进审计文化建设。以“立身立信立业”为引领,以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宁夏审计文化软实力。加强审计伦理建设,弘扬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加强“四德”教育,恪守审计职业道德,推动形成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的良好工作氛围。围绕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审计理论研究,推进研究型审计工作深入发展。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强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建好用好《宁夏审计》、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媒体阵地,全方位、全媒体展示审计工作成效。

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宁夏审计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全区各级审计机关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细化举措,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审计机关制定本地区规划,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规划实施评估机制、调整修订机制、监督考核机制,2023年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2025年开展终期评估。

[解读]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自治区审计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宁夏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通知



>>><<<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   地址:宁夏银川市新华西路392号(邮编:750001)    网站电话:0951-5026866
E-mail: zzqsjtbgs@nx.gov.cn     网站支持IPv6访问
网站标识码:6400000050 宁ICP备12000364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53号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   地址:宁夏银川市新华西路392号(邮编:750001)    网站电话:0951-5026866
E-mail: zzqsjtbgs@nx.gov.cn     网站支持IPv6访问
网站标识码:6400000050 宁ICP备12000364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53号